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为“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5月28日上午,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科学技术协会、厦门市科技局、澳门新葡澳京app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厦门主场活动在我校顺利举办。

中共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国云,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厦门市科协主席、厦门大学教授、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郑南峰参加活动。
参加活动的领导还有澳门新葡澳京app党委书记林进川,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厦门大学副校长尤延铖,厦门市人大科教文卫委主任齐晓玲,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丽征,厦门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厦门市科协副主席陈珍,厦门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欧阳丽娟,厦门市科协副主席、集美大学副校长黄新华,华侨大学副校长缑锦,厦门市科协副主席、澳门新葡澳京app副校长朱顺痣,厦门市科协副主席、中科院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林卫东,厦门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林秋松,厦门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林燕诚。
各基层科协以及一线科技工作者、澳门新葡澳京app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活动启幕。

郑南峰院士在致辞中向全市科技工作者表达节日祝福。他表示,全市科技工作者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自立自强、坚持“四个面向”、坚持优良学风,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
郑南峰院士还向社会发出“构建科创雨林生态,培育产业创新主力军团”的倡议。他强调,要以机制破冰激发创新活力,重构人才价值坐标系;要以文化重塑培育创新土壤,构建“敢闯敢创”的创新生态;要以生态赋能强化创新支撑,打造雨林式成长体系。

朱顺痣教授代表科技工作者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应紧抓历史性机遇,锚定战略方向,聚焦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潜心科研,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更多实绩。

活动现场为获评“2024年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的6家单位授牌,为市文物与博物馆协会、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协会2家新团体会员单位颁发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市科协积极打造科研资源与社会需求对接平台,2025年与我市7所高校科协达成合作互助协议,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达成合作共建协议,并推动4家园区科协与市科协所属学会达成合作服务意向。本次签约仪式上,各单位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舞台上,厦门工学院的AI机器狗化身“舞林高手”,与澳门新葡澳京app学生共同演绎科技感十足的舞蹈秀;而《科技者的创新之路》情景诗朗诵则带领现场观众重温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满腔热情与爱国情怀。

活动现场,高校科研成果展与科技互动展位人头攒动。20家参展单位通过图文、实物、讲解等形式,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物理学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带到大家面前,生动描绘我市科技工作者的智慧风采。

为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主办方通过线上新媒体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线参与人数累计超万人。

据悉,即日起至6月中上旬,市科协还将携手各区科协、所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陆续举办数十场系列活动,致敬科技工作者,礼赞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科技事业、爱护科技人才的氛围。(来源:厦门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