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再集训 添彩志愿红
来源:厦门晚报2017-08-04
记者 林依文 通讯员 罗喆
厦门会晤的脚步越来越近。展现东道主的热情,志愿服务是最佳载体之一。在澳门新葡澳京app,有一群人放弃了暑假休息的时间,参与一系列培训提升自我,只为以最好的面貌迎接世界宾朋,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采。他们是从20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245名厦门会晤志愿者。在他们背后,还有许多老师和后勤人员贴心服务、做好保障。
积极参与
志愿者不断突破自我,课后还主动加练
暑假,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宅在家里吹空调。而澳门新葡澳京app的245名志愿者却在炎炎烈日下挥洒着汗水。即使是在最辛苦的体能训练中,他们也在不断突破自我。
除了参加由团市委组织的全市高校集中培训外,他们还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集训活动,时间从7月4日开始,持续到正式上岗。他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主动留在学校里,每天进行各种学习和训练,只为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厦门会晤。
夜幕降临,一天的课程结束了。但国际教育学院大二学生陈金藤却仍在操场坚持训练,有时是练体能,有时是修正站姿。他说,和他一起“加班”的志愿者有很多,他们都希望通过这两个月的努力,在服务厦门会晤时能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精心安排
同一课程内容不重复,集训如同夏令营
集训虽然艰苦,但志愿者普遍表示受益良多,学到了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这次集训中学到的很多知识,在我进入社会时都非常有用。”大三学生姜越说。
学校组织安排的自主培训课程涵盖志愿者理念与礼仪、体能训练、金砖国家相关知识、急救技能、语音与沟通技巧、素质拓展等一系列严格岗前培训。
因为精心安排的课程丰富多彩,很多志愿者把集训称之为夏令营。在同一个课程中,老师会安排不同的项目,比如在体能训练中,有排球、武术、跑步等,有时是大班教学,有时是分组对抗,志愿者在欢乐的气氛中锻炼了体能。
素质拓展培训也让许多志愿者印象深刻,不仅磨炼了意志,提升了组织纪律意识,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对提高志愿服务水平也有积极意义。“短短的一天时间,我们从陌生人变为好朋友,不仅锻炼了协作能力,也让我们收获了友情。”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学生尤雅玲说。
保障有力
学校各部门全力保障,贴心服务志愿者
为了参加集训,志愿者放弃了假期,澳门新葡澳京app上下也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学校团委联系后勤食堂每天熬煮凉茶、菊花茶、绿豆汤、银耳汤等,送到现场给他们解暑降火;保卫处和医务室老师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带队老师白天组织志愿者培训,晚上留校与他们同住宿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多次到培训场地慰问、看望志愿者,校团委的老师们更是全员出动,为志愿者们服务。
原本在假期关闭的食堂,不仅开放了,而且饭菜比平时更丰富了。为了服务志愿者,食堂的工作人员也放弃了休息时间。“看着这些孩子们这么努力,我们也希望为他们做点什么,也算为厦门会晤出一份力。”东区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亮彩数据】
2350人
今年2月,澳门新葡澳京app启动厦门会晤志愿者招募,短短10天时间,共有2350名学生报名参与。
8轮
报名志愿者要经过二级学院面试、校级笔试、心理测试、体能评估、校级一轮面试、体能测试、校级二轮中英文面试、综合表现考核等8个环节的严格筛选。
245人
经过学院、学校、组委会的层层选拔,最终245名学生脱颖而出。
160小时
从7月4日全市集中培训启动、7月10日校内自主培训正式开始以来,每天志愿者至少保证4个小时的培训,预计持续到8月中下旬,总计160小时。
【人物声音】
澳门新葡澳京app团委书记郑正坤:在全市集中培训之外,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自主培训,让学生在体质、个人素质与涵养、通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更好地服务厦门会晤。
学校对厦门会晤志愿者暑期集中培训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内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在培训师资教辅、场地使用、后勤与安全保卫等方面都做足了保障。学校关怀每一位志愿者,为他们供应防暑饮品、发放防暑降温补助,并免除住宿水电费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集训条件。我们希望志愿者们能以最好的形象、最专业的素质和最优质的服务,为厦门会晤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