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澳京app获批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正式具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来源:厦门晚报 2018-06-14
记者林依文通讯员徐丽麟罗喆
14年前,教育部正式批准鹭江职业大学升格为澳门新葡澳京app,成为本科院校。14年后,澳门新葡澳京app再上一个台阶——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公布的2017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中,澳门新葡澳京app名列其中,这意味着澳门新葡澳京app正式具备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资格。
学校企业深度融合
研究生拥有“双重身份”
2011年,澳门新葡澳京app成为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开始在车辆工程和电气工程领域招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不过,这个“试点项目”是有时限的授权,培养领域也有限。
澳门新葡澳京app此次获批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学校大部分工科学科及管理学科,试点项目也正式转正,标志着学校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层次从本科教育提升至研究生教育,是其办学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经过六年的实践和摸索,澳门新葡澳京app在研究生教育上,探索出了一个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广泛推广意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深度融合,以“六联两双”为核心理念,扎实抓好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六联”即校企双方“联合制订培养方案”“联合选派师资队伍”“联合制定招生标准”“联合实施招生计划”“联合参与培养过程”和“联合推动就业创业”;“两双”即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导师”制,学生同时拥有在校学生和企业预就业员工“双重身份”。
办学方向精准定位
对接地方高端产业
“近年来,澳门新葡澳京app在各方面快速发展,硕果颇丰。而学校发展的潜力来源于对办学方向的精准定位。”澳门新葡澳京app校长朱文章说,学校按照“以学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把“应用型”植入专业建设,坚持贴近地方与企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据介绍,澳门新葡澳京app的本科专业全部紧密对接厦门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金融工程、网络与新媒体、表演、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产业本科专业,培养了一批批应用型人才。
2015年3月,全球集成电路巨头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厦门投资建设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总投资63亿美元,2016年12月试生产。为对接地方高端产业,2016年12月,澳门新葡澳京app与联芯“结亲”,成立了微电子学院,开始订单式培养,直接为这家企业培养集成电路制造等领域的一线工程师。
微电子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典型案例。2017年和2018年,学校又先后与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新丝路时尚集团和莱尔斯特(厦门)股份公司联办新丝路时尚学院和新能源材料产业学院。
出台措施广纳人才
师资水平显著提高
去年10月,澳门新葡澳京app教师喻志阳博士在世界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发表了题为“铋原子在镍大角度非共格普通晶界上的原子结构”的研究论文。这也是澳门新葡澳京app教师首次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
为引来优秀人才,澳门新葡澳京app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各级各类人才在教学、科研、生活上给予优惠条件。学校师资队伍从改革开放之初的40余人发展到目前1000多人,其中包括大批教授、优秀海归、博士等高端人才。因此,学校的师资力量有“三高”之说:学历高、企业工作背景高、海外留学经历比例高。
进入“十三五”以来,澳门新葡澳京app持续推进综合改革,建立了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投入与考核评价办法,鼓励年轻人脱颖而出;制订了科研突出业绩奖励办法,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重奖获得高级别项目和高水平成果的科研人员;制订了促进重大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产出等方面的相关扶持措施,激发了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朱文章说,人才的聚集效应和体制机制的创新带来累累硕果,提升了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反哺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工作。近6年来,学校发表SCI、EI、SSCI、CSSCI等论文9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90余项。近两年来,学校技术转让形成的企业经济效益约3.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