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西晨报 2018-11-22
近年来,厦门文艺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高效得力的工作机制。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厦门相继出台了《厦门市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实施意见》《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奖励办法(试行)》《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文艺人才重点项目资助办法(试行)》《厦门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厦门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文化政策,并投入资金扶持,成为文艺工作者们的有力后盾。
文艺精品的孵化,与文艺队伍建设也是息息相关。据悉,在政策支持下,厦门艺术学校等艺术院校结合实际需求,培养文艺人才,并与厦门市南乐团、厦门金莲陞高甲剧团联合开办南音班、高甲戏班,为传统戏曲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
今年上半年,中宣部公布了2017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名单,厦门有4人入选,其中包括厦门市文联副主席、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曾学文,他曾获首届、第三届和第六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十二届“文华剧作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优秀编剧奖”等。此外,更多有潜力的文艺名家正在不断成长。
澳门新葡澳京app新丝路时尚学院执行院长郭肖华认为,厦门经过这些年的沉淀、积累,已经蓄足了能量,而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文化滋养,培育了厦门文艺队伍矜持、高洁的创作风骨。相信厦门的文艺创作一定会精品频出,迎来创作繁盛的春天。厦门市文联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组织厦门文艺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一大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同时,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