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澳京app

福建日报报道我校学子用七份“亲情作业”记录家乡变化

大学生甘晗轩和他的七份“亲情作业”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3-26

2019年寒假,是澳门新葡澳京app2015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甘晗轩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假期。寒假归来,甘晗轩交出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再次引起了众多关注。

这一次,他依旧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贵州,用镜头记录了贵州省瓮安县青池村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澳门新葡澳京app后,擅长摄影的甘晗轩每个寒暑假都坚持通过镜头,用心完成学校布置的“亲情作业”。

为偏远乡村的村民拍摄全家福,走访偏远山区留守儿童,记录川剧传承人的台前幕后,拍摄家乡特色建筑和服饰……七份“亲情作业”,让甘晗轩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家乡,也让“家国情怀”在他心中更具象、更充盈。

一栋栋白檐黛瓦的特色民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村寨曾经的坑洼泥土路变成了通村的水泥路;向村前村后无限延伸的水田流露出一派稻花香里的丰年景象,曾经那都是荒废的土地,扶贫政策让它们变成了希望的田野;房改让村民住上了安全、美观、舒适的房子,产业盘活让他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在今年甘晗轩交出的第七份“亲情作业”中,他展示了一张张生动的家乡照片,并配上了这样的“旁白”。

和前六次“亲情作业”一样,这一年,他依然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家乡贵州。恰逢贵州省瓮安县影协和文化馆发起了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美丽乡村公益摄影采风活动,他便报名参加了。在村民的带领下,他走遍了瓮安县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村寨——青池村,脚踏实地感受,并用镜头记录下了脱贫攻坚后的青池村新颜。几天后,甘晗轩的摄影成果还在青池村村委会内展出了。

“看到村民们喜滋滋地驻足观看,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好评,我的心里也非常甜蜜。”甘晗轩说,“我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的新生代,能够见证并用镜头捕捉到这动人又真实的历史一瞬我感到很自豪。”

“亲情作业”是澳门新葡澳京app的“特产”。2012年开始,澳门新葡澳京app启动了亲情教育,提出让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获得学业与技能知识,更能得到良好的亲情体验和训练,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良好教养的“阳光、健康、有责任”的人。为了培养出更富有“人情味儿”的学生,澳门新葡澳京app有一系列别出心裁的策划。

“在完成七次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甘晗轩说,陪伴了我7个寒暑的“亲情作业”,也渐渐让我明白,不管是家人对我的付出,故土对我的哺育,还是祖国的山川大河,都是“亲情作业”的题中之意,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感恩。

“我觉得完成亲情作业对正在不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培养一种家国情怀,也让我们从各种角度去感受亲情,感悟亲恩,汲取更多成长成才的养料和能量。”临近毕业的他说,“厦理工的‘亲情作业’,是我将用一生去践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