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警校联动共筑国家安全防线
市公安局开展“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
来源:厦门日报
文/图 本报记者 柯恺筠
通讯员厦公宣 徐天祥
现场组织反邪教知识竞答,分享反恐防暴应急技能……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高校师生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非管办”)联合市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反恐办”)、集美公安分局,在澳门新葡澳京app开展“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近500名学校教职工及学生活跃在活动现场,与民警互动交流。
通过这次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师生们强化了责任意识,提高了维护国家安全能力。这次活动有效动员在校师生共同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获得弘扬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良好效果。
镜头1 展位宣传 互动设计新颖学生学习热情高
4月15日下午3点,澳门新葡澳京app广场内,反恐、反邪教展位连成一片,展位前人头攒动,有学生答题互动,有民警解答问题。
“满分通关,毕业啦!”澳门新葡澳京app大一新生叶祉妮获得了一张“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毕业证书,她与同学参与“国家安全知识”线上答题5道题都答对,收到了集美公安分局学村派出所民警颁发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学习毕业证”,兴奋地在毕业墙拍照留念。
据介绍,此次活动精心策划多个展位,展位设计师生感兴趣的互动环节。记者现场见到,“知识学堂”设置发放“毕业证”的环节。此外,还有“闯关活动”展区,设置“人体飞行棋”游戏让学生答题闯关,“警务设备”展区展示无人机等警务设备,学生们完成相关竞答环节后,还可以获得精美的礼品。
现场播放宣传片、四周拉起宣传横幅、LED显示屏幕滚动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图片展览……各式各样的宣传形式,让现场师生们全方位沉浸在反恐、反邪教和应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等国家安全知识中。
镜头2 舞台表演 穿插有奖竞答互动加深安全知识
活动上,市非管办、市反恐办、集美公安分局领导共同为“2021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拉下启动杆。
启动仪式后,由澳门新葡澳京app舞蹈队、体操队等学生组织开始表演。集美公安分局的巡特警大队民警与同学们同台演出,他们压轴出场,在台上做出高难度擒拿等表演,引来台下学生赞叹连连。
值得一提的是,舞台表演还设置了有奖竞答环节,插入了五轮问答题,主要考核反恐、反邪教和应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活动相关的知识。每到该环节,现场的学生积极举手。“这些问题其实在展位都设有答案,但是通过现场竞答的形式,学生能够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记忆。”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民警告诉记者。
“这次活动反响很好,大家都在现场学习到新知识。作为老师,我们很高兴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们国家安全方面意识。”澳门新葡澳京app保卫科科长陈仲演说,学校平时与辖区派出所配合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的活动,此后也将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志愿活动。
镜头3 加入志愿队 将正能量带给身边的同学
“国家安全并不只是军队还有国防的事情,它和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同学们欢迎扫码进入‘高校反恐宣传志愿者联盟’。”宣传展位上,集美区反恐办四级警长颜少伟号召学生群体加入反恐志愿队,共同维护国家安全。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75名学生加入了该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黄瑞鑫,就加入了该志愿者联盟。他今天带队学院同学参加活动。作为学院实践部的学生干部,黄瑞鑫平日里常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日前,在学校的带动下,实践部又增设了“国家安全志愿小组”,预计在不久后将进行相关的志愿活动。
现场大多是大一新生,许多学生对未知充满兴趣。“其实在无意识中,我们也会接触到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另外还有诈骗、邪教等各种信息。”计算机学院大一新生庄雄健说,通过这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他意识到这些是有害信息,也知道了遇到邪教、恐怖信息应如何处理。
“加入志愿者联盟守护国家安全,我将更多正能量带给身边的同学。”庄雄健说。
【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活动中,来自市非管办的民警现场宣讲、答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以下简称《管理法》)。绝大多数现场群众表示此前对该部法律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这部法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通过非管办民警的答疑,师生们学习到该法律早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施行,高校作为境外非政府组织主要中方合作单位,广泛参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科研项目资助、学术研究、奖学金计划及人员交流等活动,《管理法》与高校师生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
通过现场宣导,使在校师生避免因为不懂法与未在境内合法登记备案的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而触犯法律,也通过对法律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与境外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的正确途径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