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澳京app

海西晨报报道我校教师黄宁:小镇青年 文学逐梦不停歇

厦门市作协秘书长黄宁:

小镇青年 文学逐梦不停歇

来源:海西晨报 2022-04-25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人物名片:

黄宁,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厦门市作协秘书长、澳门新葡澳京app副教授、厦门市拔尖人才,已出版《十里春风不如你》《旦后》《夜奔》《客从何处来》等书籍。作品获福建省百花文艺奖、厦门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近日,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及奖励项目名单公布,厦门市作协秘书长、青年作家黄宁创作的电视剧剧本《东南往事》上榜。这是黄宁在影视化道路上的最新创作,此前,根据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旦后》改编的电影已成功登上大银幕。

在被窝里看书的少年

黄宁来自龙岩上杭的一座小镇,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小时候家里藏书较多,我母亲也喜欢阅读,受家庭氛围影响,我也慢慢爱上了阅读。”黄宁说,中学时期,他经常在深夜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三言二拍》。

对写作的热爱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我开始尝试写小说、诗歌、影评等。”黄宁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是在2006年。当时,他写的奇幻小说《比目夜行》发表在国内知名的文学杂志《青年文学》上,这给了他一个莫大的鼓励。

进入电视台工作后,黄宁开始将文学创作当成职业。近年来,他相继在《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广州文艺》《福建文学》等杂志发表数十篇小说作品,并已出版《十里春风不如你》《旦后》《夜奔》《客从何处来》等书籍。这些作品大多以当代都市为题材。黄宁用冷静的目光,观察整个城市的转型变化,体会人们在此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并力图用最简练的文字,勾勒出这些活生生的人物及故事。著名小说家须一瓜,对黄宁创作此类小说特别评价为“执拗真诚”。

赋予故事年代感真实感

2020年底,黄宁历时3年,三易其稿,完成25万余字的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该书全景式展现众多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走上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道路。这也是迄今为止黄宁认为写得最难的一部小说。

“虽然小说故事、人物是虚构的,但全篇所涉及的历史重要节点、事件却是真实可靠的。”黄宁说,他有意识地将故事背景放在重要历史事件当中,增添故事的年代感与真实感,为此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虽然写的时间不长,但很耗神,压力比较大,写作期间掉了不少头发。”

持续探索影视化之路

近年来,黄宁笔耕不辍,在小说创作之余,积极进行可视化操作,将小说改编制作成广播剧、舞台剧、电影等。

黄宁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旦后》以厦门语电影的历史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女主角林波儿从一个鼓浪屿上的弃儿,成长为“厦语片”明星的故事。小说出版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也被影视公司看中。电影《旦后》从前期项目孵化到开机拍摄,再到定档,前前后后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并于2020年10月上映。

去年,以《旦后》改编的同名话剧被搬上舞台,由澳门新葡澳京app2019级表演专业的83位同学参演,历时五个月精心编排而成。该话剧在第四届福建大学生戏剧节剧目展演评选上大放异彩,斩获多个重要奖项。今年,该话剧经过提升创作,还入选了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并将于年内进行公演。

如今,黄宁持续在作品影视化的道路上行进着。他说,随着“金鸡奖”落户厦门,极大地推动了厦门影视产业的发展,带给本土创作者不少机会。他当前正在创作电视剧《东南往事》,题材是谍战,期待能在不远的未来与观众见面。